当前位置:首页>>特别报道>>人文

健康养生洛米福

发布时间:2024-06-23 19:18:13 人气:164

道教是中国固有的宗教文化,也是中国五大教里唯一的中国本土宗教,其思想渊源于黄老道家。西汉时形成黄老道,东汉顺帝时(126-144年间),张道陵创建天师道(俗称五斗米道),是道教正式教团的源头。道教尊老子为道祖,奉老子《道德经》为主要经典,神仙信仰是其核心信仰。

图片1.png

中国如果没有道家就像大树没有根一样,千百年来,道教以其鲜明的民族性、广博的包容性和历史的传统性之特点,对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、民族心理乃至民族凝聚力的形成,均曾产生过重要影响。道教以道立教,以教化人,追求天人合一,万物和谐的目标,提倡长生久视、得道成仙。道教认为“道”为万物之本源,自然之规律,造化之枢机,是道教神学思想的最高体现。所以道教信奉的最高尊神“三清”(玉清、上清、太清)既是无上大道生化天地万物的三个过程(洪元、混元、太初三个大世纪),即道教的宇宙观,也是将“道”神格化了的三个最高天神。道教不仅尊道而且贵德,认为道为体,德为用,道为事物运转的规律性,“德”则是遵行这个规律的标尺。故主张出世不忘众生疾苦,入世不计个人得失,体道修德,功德成神。  

图片2.png

由于历史背景及地域环境的不同,道教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诸多流派,但至今仍以主要分布在北方的全真“清修派”和流传于南方的正一“符策派”两大派系为主。这两大派系,均由大陆传播至台湾、港、澳和东南亚各国,并正在向欧美发展。全真派主张“清修”,大多居住在道观中修炼;正一派侧重于斋瞧符篆,既有居住道观的,也有散居民间的。如今,深入民间,不绝如缕。善德圣源,大同世界。

图片3.png

软气功人物代表——《洛米福》。来自湖南岳阳,洞庭鱼米之乡,屈原爱国文化之都-汨罗。拥有独特手法,主打调理腰,颈,肩,手,腿。软气功发生现象之原理,气血调动:方可打开经络,清除体内内的寒湿,使身体元气与气血上升,缓解瘀堵,也让身体进行正常的气血循环、代谢,排出寒毒。发生原因:风寒入侵,导致经脉闭塞,造成疼痛症状的出现。通过元骨疗法,把经脉周围的穴位打开,让元气与气血畅通、充足,温度提升,让元气去除寒湿。促进身体部位的回流代谢,气血循环正常。使内部的韧带松解,改变骨关节弯曲的症状。使肾部产生的血气快速进入组织,再能通过气血回流,形成一个新代谢排泄的过程。当胆经、脾经:腰部关节的循环代谢出现了障碍,风、寒、湿无法排除。我们通过阳经来注阳气使五脏温润,打开阴经使气血回流,进行身体的一个正常反应代谢,促使关节生成自我所需营养,来代谢里边多余的淤积物和寒湿,使所有骨关节逐步恢复正常。让身体进入自我康复的过程。中医皇帝内经曾记载,气推血,血排堵与毒,从而快速打开人体自愈系统,达到自然疗法养生之首选。

图片4.png

背部是以脊椎为中心的整个人体的全息缩影,是人体五脏六腑的最直接的反应区,人体的五脏六腑均可在背部找到相应的对应区,如背上部对应肺和心脏,背下部对应脾、胃、肝、胆,腰部对应肾、膀胱、大肠和小肠,背部健康与否,往往直接反映着脏腑是否正常运转。由此可见,背部是健康的晴雨表,是人体坚实的保护屏障,无论是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,还是精力旺盛的青壮年,亦或是颐养天年的老人,关注背部及正确保养背部,就等于为健康注入了生机和活力。养护后背,就是在养我们的五脏六腑,就是在调我们的心,肝,脾,肺,肾.......脊柱两旁有人体的膀胱经,而人体的五脏六腑在背部膀胱经上均有腧穴,这些腧穴是运行气血、联络五脏六腑的通路,因此刺激这些穴位可起到振奋五脏六腑的阳气的作用。调理背后也是一种极好的排毒方法,之所以如此,就是因为背部有膀胱经,在中医的眼里,膀胱经就是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。后背有条督脉,为阳脉之海,也是全身阳气集聚和运行的通道!如果督脉瘀阻,春天的阳气生发不好,颈椎、胸椎和腰椎都会跟着出现问题,这样一来全身都会受到牵连,引发脑供血不足、中风、脑退化、肩周炎、血糖不稳等几十种病症。由此可见,人体背部是很重要的部位,对内脏功能的调节起着重要作用,可调和阴阳,延年益寿。因而养护后背,就是在养我们的五脏六腑,调的是我们的心,肝,脾,肺,肾。做背不但可以祛除身体的寒湿,毒素,还可以缓解颈肩腰腿痛的症状,会让沉重的身体感觉轻松异常。缓解身体疲劳,改善睡眠质量,针对肝火过盛有很大缓解。气推着血走,血带动营养。也就是说气血能循环到的地方,功能才能正常运转,而气就是在经络里行走的,所以核心就是经络。经络通百病不生!



文章来源:本站  文章编辑:网站管理员